電容器是儲存電量和電能(電勢能)的元件。一個導體被另一個導體所包圍,或者由一個導體發出的電場線全部終止在另一個導體的導體系,稱為電容器。電容器應該怎么排除故障?
1. 電容器的常見故障。當發現電容器的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切斷電源。
(1)電容器外殼膨脹或漏油。
(2)套管破裂,發生閃絡有火花。
(3)電容器內部聲音異常。
(4)外殼溫升高于55℃以上示溫片脫落。
2. 電容器的故障處理
(1)當電容器爆炸著火時,就立即斷開電源,并用砂子和干式滅火器滅火。
(2)當電容器的保險熔斷時,應向調度匯報,待取得同意后再拉開電容器的斷路器。切斷電源對其進行放電,先進行外部檢查,如套管的外部有無閃絡痕跡,外殼是否變形,漏油及接地裝置有無短路現象等,并搖測極間及極對地的絕緣電阻值,檢查電容器組接線是否完整、牢固,是否有缺相現象,如未發現故障現象,可換好保險后投入。如送電后保險仍熔斷,則應退出故障電容器,而恢復對其余部分送電。如果在保險熔斷的同時,斷路器也跳閘,此時不可強送。須待上述檢查完畢換好保險后再投入。
(3)電容器的斷路器跳閘,而分路保險未斷,應先對電容器放電三分鐘后,再檢查斷路器電流互感器電力電纜及電容器外部等。若未發現異常,則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母線電壓波動所致。經檢查后,可以試投;否則,應進一步對保護全面的通電試驗。通過以上的檢查、試驗,若仍找不出原因,則需按制度辦事,對電容器逐漸進行試驗。未查明原因之前,不得試投。
3. 處理故障電容器時的安全事項。由于電容器的兩極具有剩留殘余電荷的特點,所以,首先應設法將其電荷放盡,否則容易發生觸電事故。處理故障電容器時,首先應拉開電容器組的斷路器及其上下隔離開關,如采用熔斷器保護,則應先取下熔絲管。此時,電容器組雖已經過放電電阻自行放電,但仍會有部分殘余電荷,因此,必須進行人工放電。放電時,要先將接地線的接地端與接地網固定好,再用接地棒多次對電容器放電,直至無火花和放電聲為止,最后將接地線固定好。
同時,還應注意,電容器如果有內部斷線、熔絲熔斷或引線接觸不良時,其兩極間還可能會有殘余電荷,而在自動放電或人工放電時,這些殘余電荷是不會被放掉的。故運行或檢修人員在接觸故障電容器前,還應戴好絕緣手套,并用短路線短接故障電容器的兩極以使其放電。另外,對采用串聯接線方式的電容器還應單獨進行放電。